牵手“人中人”,实现美好愿景———“殊博汇‘阳光助残’追星“小分队

发布者:丁雯发布时间:2022-09-18浏览次数:458

活动接近尾声,在831号这一天,殊博汇“追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姚建东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江宁人中人特殊儿童幼儿园。今天非常幸运,能和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的另外一个团队的小伙伴们一起合作参加活动。首先,由机构老师向团队成员介绍“人中人”开创史,如今的发展现状,“人中人”的师资团队以及获得的一些荣誉成果。从老师的分享中得知,“人中人”个性化康复机构从1996年开始创立,至今已有26年,从一个小小的“婷婷语训部”到今天“人中人·个性化”,师资团队经验丰富,甚至有部分老师是这个机构开创至今的元老。一个个耀眼的荣誉成果,无不都在向人们证明这是一个十分成熟,有着自己独自特色的机构,值得每一个人信赖。

接下来老师带领团队成员来到了各个训练训练室的走廊,老师一边向大家介绍每个训练室的用途,一边让团队成员透过门上玻璃观看室内老师在给小朋友上课,训练。有融合教室,个训教室,评估室,感统训练室等。老师基本上采用的都是一对一教学,确保达到训练效果。观看过程中团队成员还看到了一个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04年毕业,并在该机构工作至今的老师,不由得感到十分自豪。

接着团队成员来到了一个老师课堂上近距离旁观,老师正在带着一个听力有障碍的小女孩画画,老师耐心地引导,小女孩也挥着笨拙的画笔努力配合。突然团队成员们的关注点来到了小女孩头上两个漂亮的“发夹”,”发夹?”不,这是现在流行,受广大大小朋友喜爱的人工耳蜗款式。老师向团队成员介绍人工耳蜗一般建议植入双侧,以获得更好的听觉功能,因为正常人的听觉都是来自两只耳朵,双侧植入更贴近现实情况。当然也并非所有耳聋患者都要双侧植入人工耳蜗,要依据专业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最终要的还是希望每位患者在没有人工耳蜗的帮助下能够拥有正常的听觉。

然后就是实践小分队的彩蛋时刻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们有机会跟老师学习评估和治疗的方法并用于实践。三名团队成员分别给不同的两个小朋友做了关于孤独症的评估项目,有数字距,搭积木,穿珠子,七巧板,拼图,垃圾分类等。

再者,团队成员来到了融合教室,发现这里不仅有两个实践团队的大朋友,老师,还有家长,以及六七岁的小义工,当然还有可爱的“星星”小孩。团队成员们和“星星”小孩合作完成了用珠子穿成喜欢的手链,项链,动物形状以及折纸小游戏,小帆船,飞镖,千纸鹤,五角星.....

伴随着欢声笑语,团队成员来到了活动的结尾,开展了一个交流会议,两组团队相互分享体验,向老师提出疑惑。其中一个疑惑就是关于孤独症儿童治疗成效的问题:孤独症儿童能够完全康复吗?老师的回答是部分孤独症儿童能够完全康复,但是严重的孤独症孩子很难治好。目前孤独发病机制还不是特别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以及心理因素有关。对于轻微的孤独症通过积极心理行为引导,因此孤独症一定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人中人”的愿景是从点滴做起,坚持个性化教学和融合化教育,用心服务每一个儿童以及家庭,创建一流的康教品牌。“追星”实践团队的愿景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关爱“星星”孩子的行列,通过结对帮扶,志愿服务,专业知识等多种形式,与患病儿童交流沟通,打开他们心灵,感受温暖的阳光,内心不再孤独。(文/韦水丽 钱阳 图/团队所有成员 编辑/姚建东 审核/姚建东)

信息来源:金沙2004路线js5、康复科学学院